当前位置: 首页 > 艺苑出品 > 正文

毕业设计 | 金沙2024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

【 发布日期:2024-06-14 】

前言

璀璨未来,光影织梦。在六月的盛夏,我们迎来了js33333金沙线路检测数字媒体艺术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24届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在这里,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独立的小宇宙,通过光影的交织,将观众带入一个个充满创意与想象的世界。

四年的大学生活,我们如同探索者一般,在广播电视编导的领域中不断探寻、学习、实践,每一步都是我们成长的印记。我们认真构思每一个剧本,捕捉每一个动人的瞬间,将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凝聚成一部部的作品。我们用热爱和努力,将灵感化为现实,将梦想照进生活。

在毕业设计展上,我们呈现的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灵感碰撞与创作磨砺。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我们的思考、情感与梦想,它们或温暖人心,或令人欢欣,或引人深思。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作品,与观众分享我们的视角,感受我们的情感。我们也不断的学习与创新,为作品增添更多的创意和可能性。我们不断挑战自我,尝试新的表现形式和叙事方式,用作品传递出我们对世界更加深刻的观察与思考。

毕业,不仅仅是一个阶段的结束,更是一个全新旅程的起点。它象征着我们即将开始新的探索与追求,我们怀揣梦想与希望,迎接未来的挑战与机遇。愿每一位观众都能在这里找到共鸣,感受艺术的魅力。愿js33333金沙线路检测数字媒体艺术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24届的毕业生们,在新的旅程中,带着勇气和信心,迎接每一个挑战。在追梦路上,保持热爱,步履不停。愿未来,繁花似锦。

一等奖作品

作者| 孙晓琳

指导教师| 丰妍

作品白日梦简介

白日梦,是一种清醒时脑内所产生的幻想及影像,有时是过去的回忆,就像梦的画面一样。微电影《白日梦》以亲情为主题,通过梦境与幻想的表现形式,展现了母女之间情感的连结与牵绊。本片讲述了女孩在白日梦中却再次进入了梦境,此时的她已分不清当下究竟是梦还是现实,当她以为这次终于可以弥补遗憾时,却突然梦醒,回到了真正的现实。面对逐渐加快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多的人难以专注于当下,总是会遗忘掉身边最爱的人们,而等到失去了才幡然醒悟。本片旨在让观众感受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所带来的遗憾是十分难以言喻的。“所以,趁现在,我们不妨去珍惜当下,去感受,去表达爱,不留遗憾。”

一等奖作品

作者| 杨子涵

指导教师| 王珊珊

作品La quete简介

毕业设计作品《La quete》旨在通过青年人视角展现追寻梦想的勇气和精神。年轻的我们往往拘泥于什么是自己可以做或是能做的,却忽略了心中最为纯净的热爱。能在年少时就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这并不是人生的常态,只是一种幸运,大多数人都要勇敢的奔跑,追寻自己的热爱。

二等奖作品

作者| 刘宇婷

指导教师| 郭超

作品《东北大鼓》简介

地处祖国东北地区,土地辽阔,历史悠久,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大鼓是形成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一门曲艺古书,是一种古曲说唱艺术形式,流传至今大概有近300年的历史。可如今非遗文化东北大鼓却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带着这份担忧,东北大鼓国家级传承人邱淑华几十年如一日投身于传承工作,诠释着对东北大鼓的情怀。本片用细腻的拍摄手法,来纪录非遗文化东北大鼓的历史与传承,让非遗文化在这片黑土地上,于千家万户中源远流长、世代传唱。

二等奖作品

作者| 严淑君

指导教师| 王珊珊

作品《繁韵》简介

毕业设计作品《繁韵》聚焦于吉林市独特的自然人文风韵,以吉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吉派旗袍为线索,将吉派旗袍元素与吉林市城市自然人文风韵相融合。本作品由城市风韵和人文风韵两部分构成,城市风韵通过航拍、延时镜头等表现方式,表现吉林市城市建设及城市自然风景对吉派旗袍美学特色的影响。人文风韵部分则将吉派旗袍元素、吉剧戏曲元素、吉林自然元素融合叙事,展现吉派旗袍于一针一线中呈现吉林市独特的自然,人文与历史韵味。

二等奖作品

作者| 张瀛丹

指导教师| 李伟

作品《查干淖尔》简

《查干淖尔》是一部展示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查干湖景区保护非遗文化,保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视频短片。短片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吉林省“查干湖冬捕”为主要对象,以返乡工作者梁海迪和在家乡创业者曲丽敏为人物拍摄对象,运用非遗纪录片的创作手法,以时间顺序为主要叙事结构,完整记录了查干湖冬捕的起源、真实面貌和查干湖景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展现查干湖冬捕的旅游价值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希望通过探索查干湖冬捕的现代意义和价值,促进更多人参与到这种文化和旅游活动中来,共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

二等奖作品

作者| 张如心

指导教师| 李伟

作品《故人》简

我的姥爷韩清海是一名抗美援朝退役空军,1931年出生于吉林省白城市,至今已度过93个春秋。在戎马半生的岁月中,他立下了赫赫战功,而英雄迟暮,历经坎坷后却鲜少有人关注姥爷作为普通人的晚年生活。本片聚焦于姥爷的暮年岁月,力求真实地展现他的日常生活,以回忆的形式将那段遥远壮阔的记忆徐徐展开。“故人"一指故去之人,是姥爷故去了二十多年的妻,于他而言是浸满了悲伤和温柔的故人;“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对于东北故乡来说,姥爷亦是遥遥无期的故人;姥爷年事已高,年少时如一架远航的战斗机,毅然离开故乡,未曾想一别竟是六十余载,此时燃料将尽,再无法返航,对于姥爷来说,故乡又何尝不是只有梦里才能一瞥的“故人“?

三等奖作品

作者| 张冰

指导教师| 王珊珊

作品《大圣》简

微电影《大圣》的主题是关于发现自我、追寻内心真实的旅程。导演在构思这部微电影时,初衷是希望观众能够通过关注主人公从质疑到试图改变到回归自然过程中的情绪变化,从而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主题设计,导演试图传达艺术创作应当回归自然,追求真实,才能带来真正的艺术感染力。在《大圣》中,主人公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浴火,面临着自我认知和改变的挑战。这个主题旨在引导观众反思自身的成长历程,以及如何克服困难,找到内心的平衡点。导演通过微电影的表达方式,让观众在短暂的时间里感受到主人公的内心挣扎和转变,引发观众对内心深处的思考和共鸣。同时,主人公作为符号,他的情绪变化象征着东北三省的兴衰转折,由孤寂到新生,暗示着东北振兴的大趋势。

三等奖作品

作者| 杨子棋

指导教师| 王兵

作品《时间的珍藏》简

文物和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的具象载体,承载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重要途径。而纪录片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内容的纪实性与客观性及表现手法的丰富性可以更有效地传播传统文化、延续文物的生命力。纪录片《时间的珍藏》对焦辽宁省博物馆,通过以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拟人化的叙事方式来记录展现博物馆的内外部环境和文物背后的故事。本次纪录片强调了辽宁博物馆作为新中国第一座博物馆的重要地位,并结合东北地区的文化发展,通过简单介绍博物馆的内外部环境和背景,具体的文物背后的故事,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提升公众对博物馆文化的认识和兴趣,具有重要的教育和文化价值。

三等奖作品

作者| 张紫瑶

指导教师| 路鹏

作品《时空梦旅》简

基于 AI 技术的《时空梦旅》文旅宣传片,使用了最新的 AIGC 内容生成技术进行创作:GPT-4、Mid Journey、Run way Gen-2 等。宣传片的叙事一共分为四大板块,包含城市航拍掠影、四季自然风光、特色风土人情、历史发展到现代化。视频脚本、画面内容与解说文本均由 AIGC 内容生成软件生成,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自然风貌、建筑特色、历史发展以及城市人文。

使用AIGC技术进行创作,体现出作品的创新性:AIGC可通过对海量剧本进行学习,创作者可进行二次筛选与加工,激发创作灵感,缩短创作周期;内容创作方面严谨考究,溯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历史发展脉络,遵循城市发展现状,符合城市客观特点;视觉效果层面为统一稳定的电影风格、高质量高分辨率的画面内容、丰富的镜头语言构成了光影的艺术。

三等奖作品

作者| 周倩如

指导教师| 宋慧

作品皮影之魅》简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皮影戏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纪录片《皮影之魅》拍摄了舒兰博物馆的场景,通过后期配音的方式对皮影戏的历史、特点做了介绍。着重拍摄了人物制作皮影的过程,一共七道工序,每道工序无论是从景别上还是镜头运动方式上都进行了全面的拍摄。同时还采访了专业人员,从被采访人物的角度出发,用讲述的方式在纪录片中表达她的观点和看法。最后用一小段的皮影表演体现皮影戏的艺术魅力和表演人员的高超技艺。这部纪录片全面深入的展现皮影的制作过程以及其独特魅力,唤醒观众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意识,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皮影戏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